《铃芽之旅》的灾难哲学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年3月10日 中午

《铃芽之旅》(《铃芽户缔》),又是迟到的诚哥作品赏析。之前的工作实在有些忙到麻木了,22 年的作品拖了好久才终于看完,虽说国内是 23 年春才上映,但也拖到了年底才补完,有失粉丝的风范。

看完之后也是拖了一个多月才开始写评价,虽说有客观原因,但也着实反映了影片或者我自身的一些问题,起码没有让我有足够的激情去「立刻」记录一下观后感。

关于名称

无论是一早的「铃芽户缔」,还是之后优化的「铃芽之旅」,又或者日语的原意「铃芽的关门(之旅)」,本作的名字让人摸不着头脑。特别是一开始还不清楚「铃芽」是人名的时候。

结合 PV 来看,原来关门是背景设定,需要通过关门来避免灾难的发生。那么结合关键词「铃芽」「关门」「灾难」「旅行」,全片的剧情也猜得差不多了。另外,还有很明显的少年少女恋爱要素,可以说是非常标准的诚哥作品了。

虽然取名上显得不明所以(完全没有前两作的明了而吸引人),剧情上可能老套,但「灾难三部曲」第三部,究竟会怎么在旧框架下新展开,又会传达如何的灾难哲学,这一方面还是让人期待的。

剧情回顾

首先回顾下剧情,初始地九州宫崎,女主铃芽上学路上偶遇男主草太。然后一见钟情,加上好奇心,放弃上学,追随线索来到一片废墟。废墟中有一扇突兀的门,铃芽意外解开了要石的封印,随后和男主一起关上了门,减轻了一场大灾难(地震)的发生。

小镇的蚓厄

这里补充一下作品设定,传说中日本地下有一种很长而巨大的生物,叫做蚓厄,它会在一些废墟的门中钻出,引发地震。而男主作为闭门师一族,使命就是周游日本,关闭这些门,避免灾难的发生。

关门

被意外放出的要石「大臣」化作猫形态,并将草太封印在铃芽的板凳中(铃芽和母亲之间的重要物品)。原本普通人是看不到蚓厄的,但是女主因为小时候误入往门因而可以看到灾厄,于是一场围绕重新封印要石的旅行由此展开。

在大臣的「引导」下,JK+猫+板凳的组合之后又在四国爱媛、关西神户、东京展开旅途,四处关门。这其中,一行人在东京意识到草太化作新的封印,于是草太牺牲自我避免了东京的大地震。

主角团

然后铃芽不甘草太的牺牲,回到老家东北岩手找回小时候因为灾难而失去的记忆,并「说服」大臣重新成为要石,解救草太,封印「最初」之门和蚓厄的头尾两端。

剧情解析与吐槽

整体剧情中规中矩,非常常规的诚哥式「灾难-解决」框架,包含神话与少年少女的恋爱要素。在《你的名字。》《天气之子》后再度使用此框架,不免让观众觉得有一些审美疲劳。

公路片的剧情结构

好在此次有一个很大的结构性改动——「公路片」,全国旅游,由西南向东北的路线。尽管在区域内的故事结构类似,每次封印门都是一波小高潮,但每一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色(顺便回应各地的粉丝可以在自己家乡取景的期待),并且可以推进主线。

「旅游」路线

在宫崎,交代了背景及主要矛盾(封印解除,草太成椅);在爱媛,铃芽学会闭门师的技能;在神户,往门对女主的吸引展开更多信息,草太成为要石也起了线索;在东京,天空中压迫力极大的蚓厄盘旋,草太牺牲自我,形成仅次于结尾的第二高潮;在岩手,要石与蚓厄战斗,最终救回草太,封印蚓厄,是全片最高潮之处。

通过公路片的形式,整片的节奏框架没有太大的问题,一个个解决逐渐困难的灾难,中途又穿插轻松愉快的日常。旅途中以及各地风土人情的表现效果极佳(这应该是诚哥的优势区间),加上确实对这一方面挺感兴趣,我对《铃芽之旅》在公路片这一层面的表现可以给出很高的分数。

结尾返程还有路人回顾

工具人的塑造

只可惜除了公路片之外,剧情还是略显平庸,加上令人迷惑的人物塑造,让整片的观感大打折扣。

最大的问题是男女主,尤其是女主的人物塑造,逻辑混乱(或者说需要观众自己去盘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勉勉强强圆回来)。首先,女主上学路上碰到个陌生男人就被拐跑了,然后又是不顾家人的劝导,离家出走冒险;对首次遇到的大臣猫表露喜欢并邀请「要不要来我家」,知道真相后因为大臣把自己喜欢的男主变为要石,封印在常世又讨厌大臣;以及一句逆天尴尬的「没有草太先生的世界,我很害怕」,传达出来的对男主的喜欢,有点抽象。到头来,女主的形象是敢爱敢恨?个性鲜明?责任担当?好像都有,好像又塑造得一般般,并不打动人。

抽象台词

至于男主,大部分时间都以「椅子」形态出场,不说人物塑造的怎样,仅剩下一个设定工具人+关键时刻懂得牺牲自我的形象。

相比之下,男配(芹泽,工具人司机)和女配(环姨妈),以及一众的路人塑造得反而比较舒适(路人都是好人 ,淳朴又简单 😭)。男配的好兄弟和搞笑角色形象给观众带来笑声;环姨的责任心还有被左大臣「附身」之后的阴暗面的内心吐露让这位矛盾的家长形象树立的相当成功,加上最后自行车和解的戏份也是相当亮眼。

男女配莫名的CP感

另外「环姨+铃芽」与「铃芽+大臣」形成了一种巧妙的映射关系,也算是全片另一维度的亮点。灾难主题之外家庭关系处理的小主题,互相袒露心声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环姨恶性心声流露

以上多次提到的「工具人」概念,其实作为要石的两只猫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工具人?大臣的调皮任性但一直做着正事,左大臣有点来的不明所以,同样都有一些说不出的怪感。

大臣与左大臣

我想把以上种种槽点归咎于设定的复杂。全片其实又很多超出常理之外的设定,往门常世一度让我回忆起观看《追逐繁星的孩子》中莫名其妙的不好回忆,结尾常世中遇见过去的自己的设定让我感觉头要炸了。复杂的设定需要有一堆工具人支撑,而如何处理这些工具人的动机就更难了。女主作为想要传达灾难哲学主题最大的工具人,自身的问题是最多的。

我们应该遗忘灾难吗?

灾难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回忆,真真正正意义上的 PTSD。我们的主人公铃芽也是在小时候遇到的地震大灾难后选择涂黑日记本与遗忘。但是从全片的基调而言,铃芽在结尾回到老家,找回日记本并回忆起过去,传达的是一种「与灾难和过去和解」的哲学。

被涂黑的日记本与311

和解不是遗忘,更不是逃避,而是接受现实、缅怀过去、珍惜现在、向往未来。本文讨论的灾难指的是自然灾难,没有太多需要追责的寓意,因而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人类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就好比闭门师的工作,但无法完全避免。灾难发生之后,和解似乎是现实世界中的唯一方法。

和解需要时间,311 地震过去十余年,新海诚创作了三部灾难相关的电影,也许在《铃芽之旅》这一部才逐渐和解。《你的名字。》显然是艺术作品的浪漫型加工,也是最符合大众期待的通过超自然力量拯救世界的剧情。《天气之子》当初给我的感觉是淡化灾难,用了一种最轻微的灾难形式——雨,虽然水淹东京还是挺震撼的,但剧中人都平淡地对待,似乎「灾难」并不要紧;如今又给我一种逃避灾难的感觉,过度对灾难轻描淡写,装作无所容心以减轻自己的痛苦,实际上灾难带来的苦痛远比剧中的雨大得多。

如今《铃芽之旅》再次正视了灾难,通过努力去化解/减轻灾难,让幸存下来的人与过去和解,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这次的故事很奇幻,传达的主题却写实而乐观,确实是灾难哲学的一个新高度。

后记

《铃芽之旅》是一个灾难幸存者自我救赎的故事,本可以借助这一立意达到不错的高度。可惜「爱情线」的引入让本作的剧情结构崩塌,多了很多槽点。这其中可能是商业化的妥协,也可能是某些执念,也许电影缺少了很多设定上的补充说明。看来,新海诚在复杂故事的驾驭能力上还是相当不稳定的,期待诚哥的进步。


《铃芽之旅》的灾难哲学
https://skeathytomas.github.io/post/《铃芽之旅》的灾难哲学/
作者
Skeathy
发布于
2024年1月15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