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迷茫中的曙光 | 2022年终总结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年1月22日 下午

迟到的 2022 年度总结。其实我并没有做年度总结的习惯,比如去年就没有,今年的总结大概也是一时兴起。或者,今年以来似乎更加重视对「历史」的记录了,有不少数据足以整成一份总结。

工作

当产品经理的第二个年头(年中的时候刚好 1 周年),工作相关的数据自然没法贴出来,只能大致讲讲工作总结以及自己对于产品经理的理解吧。

这一年主要在三条产品线上辗转:其中两条产品线是新的产品线,仅有一些技术积累,产品层面完全是从 0 到 1;还有一条产品线做了大规模整合更新,集成其他功能模块,还好我不具体负责其他整合的模块,只负责对原产品做架构调整和日常功能维护及更新。一般情况下是单线操作,最忙的时候双线并行,回顾下来一年里也并没有太过忙碌(本职),除了总会被拉去其他产品线做做测试/打杂工作。

这一年的主要成长,要我自己总结的话,可能是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更为熟悉了(学到了更多知识,和团队磨合得更舒适),同时相关业务更熟悉了。虽然我觉得业务经验没什么优势与竞争力,戴森也在自传中反复强调经验的局限性,真正重要的是创造力、聪明和坚持不懈,但这三点也太难量化了。

和其他团队交流的过程中,我也逐渐认识到产品经理的重要性,只不过这种重要性是否能被企业/团队理解,尤其在中国,是值得怀疑的。产品经理的专业性(包含通用的专业技能)一直都捉摸不透,甚至被认为没有专业性,这一点实在让人苦恼。比如,我可以让负责的产品线有更高的研发效率(相对于其他组),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测试及用户反馈),但人家可能更关心用户量/销量与营收。

作为一名动画爱好者,我一直把产品经理类比于监督/导演,是具备足够专业性的工作。需求/原型就好比剧本/分镜,还有后面和程序、设计、测试沟通也同样可以类比于监督和原画、动画、摄影、配音等执行层面的沟通。产品经理这一职位什么时候会有监督一样的认可度呢?

阅读

豆瓣记录本年共读了 14 本书,还包括了 3 本以前读过的书的粗略回顾与补档。虽说差不多有了一月一本的体量,但离年初计划的一月两本还是有点差距。就算把《史记》的六册、《基督山伯爵》的三册拆开来算,也还是差了一些。

我的豆瓣读书2022

坚持完成硬指标确实不容易,毕竟书有长有短、有难有易,人也有闲有忙。好在确实有在坚持阅读,甚至比我上学时期读的书还要多一些。

一半的书和工作有关,不过基本上是在拓展工作范围技能圈,觉得自己短板在哪里就补一些。这类书普遍比较无聊又难懂,看了也不一定记得住,工作中真有什么问题了也绝对不会生搬硬套。所以最终真正剩下的,大概只有看书时的静心和思考,有趣的案例,以及能记一点是一点的方法论了。

相比之下,与工作无关的书可就有趣多了。比如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读了一遍《史记》(大部分是译文)——原来史书也可以加入那么多「玄幻」因素,以史书为基础的影视作品也就不足为奇。有很多故事都足够有趣(比如广为称赞的《刺客列传》),还有从不同人物视角反复讲述一些历史事件。还有一点值得留意,司马迁虽然在语言上客观,不过文笔却能感受到主观的情感,或褒或贬,甚是有趣。

还有《基督山伯爵》《白夜行》两本小说——大仲马的文笔实在看得舒适,全书连贯易懂,着实有种爽文的感觉,结尾点到「等待」与「希望」是人类最伟大的智慧与美好,也高度概括了全书的主旨;而东野圭吾则在故事构思与写作技巧上让人称赞,从一开始双线看得云里雾里,到中期逐渐看清,感受到雪穗的可怕,再到后期谜底揭晓而感慨,「她一次都没有回头」的结尾拥有让人堕入黑暗的能力。如此两部,一明一暗,当选年度最佳读书。

至于明年的读书计划,整体还是和今年保持一致吧(目标总要定的高一些)——一月两本,一本专业、一本娱乐,另外可以恶补一些经济学相关的书。

影视

相比于读书,影视就没有规划,显得随意多了。全年记录了 41 部作品,以剧集为主,电影相对较少,还有不少是剧集的衍生剧场版。从体量上看有所增加(可能是记录得多了),但绝大多数是一些旧作,比如二三十年前的《老友记》,以及追着泛式新番时光机的十年前老番补档。

我的豆瓣影视2022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本年值得看的作品还是太少了——院线电影除了社交需求外,没有想看的;新番也是自从懒得追番后看得很少,基本等完结风评稳定后才会补一些,今年也就看了《辉夜 3》《赛博朋克:边缘行者》,还有《孤独摇滚》算今年 10 月番,虽然补得晚了一些没在图里,也勉强算在总结里吧。

最大的成就是,把一直拖着没看完的《老友记》补完了(衍生作什么的忽略)。虽然后期 Ross 和 Rachel 分分合合略显狗血,槽点满满,搞得有点剧情疲劳,但是全剧营造的友情、爱情、事业、娱乐氛围还是让人舒适的,是我向往的生活。

年度最佳投给《边缘行者》和《孤独摇滚》,需要投给当年作品就实在有限了。刚好又是一部暗,一部明——《边缘行者》以极度浪漫和动画艺术的风格,以及超强的作画和表现力,讲述了一个「痛,太痛了」的无力故事,太容易引发共鸣;《孤独摇滚》则越刷越可以看到制作组的用心,鬼才监督永远能整出好活,表情包破圈,动画圈讨论与二创氛围良好,你的下一部轻音又何必是轻音,是一部诚意满满又能引起动画人共鸣的音乐/摇滚作品(CD 买爆)。

影视方面没有太多计划,只求明年可以有更多有趣的作品值得观看与记录,另外待看列表可以逐步清理下。

创作

创作方面,还是文字(图文)创作为主,主要发布平台知乎以及 GitHub Pages。多平台发布实在太过于麻烦,Github Pages 仅作独立站玩玩以及留档。

全年共发布 18 篇文章,共写作 10w+字,产量着实有点低,也略少于年初计划的一月两篇。虽然有在坚持写作,但是持续产出还是挺累的——想主题、理思路、找素材、填文字,每一个步骤都要耗费不少精力和时间。

知乎

流量反馈上,知乎全年阅读量大约在 15w(年初仅有几万的阅读量,具体记不清了),累计将近 20w 阅读量;日均阅读量由 100 多到如今的 400 左右;粉丝量由 40 不到涨到约 120,大约翻了 2 倍。

知乎阅读量2022

创作分从 4 级升到了 5 级,基本只有优质内容分超出平均水平,当然我完全不懂优质内容背后的算法就是了。

知乎创作分雷达2022

数据角度实在是有一些些难看,作为八九年老用户依然是小透明一名,虽然我可能就是以一种透明的模式在玩耍罢了。更新频率低得可怜,发文基本全靠文章,新出的文章发布回答功能里推荐的问题更是完全没有流量;曲高和寡完全是死路一条,越是专业性的内容越是毫无受众和流量。偶尔踩了一点热点的边,或者突然发表了争议性内容(争议和擦边永远是流量的神),可能反而会数据好一点。

年度最佳文章——Scoop——也许是 Windows 平台最好用的软件(包)管理器,斩获最多阅读量、赞同量和收藏量。虽然我觉得文章质量也就一般水平,大部分内容属于翻译源工具文档水平,仅有最后的对比分析有那么一些些价值。文章的流量大多属于长尾流量,随时间推移毫无下降趋势,可能的确在搜索结果中解答了部分用户的问题。

年度最佳文章2022

虽然整体数据一般,却在年底收到了来自官方的关注——新年礼物 get,感谢@知乎游戏。

知乎新年礼物2023

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输出,总体还是以自己的节奏来。不过稍稍对于流量感兴趣了一些,可能会:

  • 增加更新频率,年度目标不少于 30 篇创作。
  • 拆分文章,不要想着大而全,随便一写就大几千近万字,多则两三千,少则一千足矣。
  • 试着关注一些问题,并快速输出一些回答,之后可以在博客或文章归档。
  • 关于动画作品的输出太少了,偶尔也得发发自己工作之外的兴趣内容。
  • 目标是 500 粉+1000 日流量。

博客

在博客独立站方面的数据,没有平台的推送加成就显得更加惨淡了。Google Search Console 数据仅有 3k 的 impressions 和不到 100 的点击,平均 CTR 倒是一直在 3%左右,结论就是能吸引到一些用户搜索点击但不多。

Google Search Console 2022

Google Analytics 数据也差不多,最多月活 200+。全年最愚蠢的行为是为了整理本地文档,更改了目录结构,使得网页 URL 修正(后来发现 hexo 配置可以自定义标题和 URL),然后所有网页重新收录导致年中的时候流量大跌,至今也没恢复到原先的水平。虽然最近的数据走向有恢复的趋势,但是引入了好多 404 着实有点污染。

Google Analytics 2022

新的一年也没有太多要求,只求稳住数据,希望可以吸引到更多读者。

GitHub

全年在 GitHub 上的主要贡献一是更新博客,二是开了一个小工具项目的 repo 并持续更新,还在一些仓库下提了一些 issue。全年一共 200+贡献,也是 GitHub 最活跃的一年了。

Github 2022

另外新开的 repo 数据不错:目前获得 30+ star,release 下载量也破 1000 了,而且从下载量上看,还处于指数增长阶段。我承认这个 repo 蹭了《原神》的热度,不过发布得晚丢失了很多先发优势,也没有强势推广,发行平台有比较高的门槛,如今有此数据已是很好的成绩。另外这个工具各方面确实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甚是满意。

刻晴办公桌下载量2022

新年计划的话,继续把老项目维护得更好用,博客也日常备份更新,有机会与想法的话试试再写写有趣的项目吧。

其他

其他方面,之前发的论文本年度意外有很好的被引数据——年度被引用次数 16,累计被引 20。虽然已不在学术界混,但通过这些数据还是看到了自己的研究为别人带来的价值。另外,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用户评论理解产品需求。

论文被引2022

还有一些创作发布在 B 站,不过 B 站的流量更加离谱。全年最佳来自随手录屏的一局《雀魂》,流量占比 90%以上,真实感受到流量真的是风刮来的。还有一些流量来自前面提到的小工具的教程视频,其余的流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记。视频媒介有其优势空间,不过我创作的内容显然不在这一优势空间内,所以之后也不会作为主要舞台。

B站数据2022

关于疫情与总结

2022 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疫情防控的魔化,然后年底毫无准备的突然放开。上半年在校园论坛极力反对的年度「好文」《为什么我们坚持防疫》完全成了笑话,意识到哪怕数据一致、认知水平一致,也完全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更何况数据本身就可以「不那么准确」。

政治大于一切,科学与你何关,何况了解越多,科学也是具有模糊性,越是有政治空间。这一年群魔乱舞,看到了太多不能说的东西,也见识到了太多无能为力,仅有的目标只剩下尽可能保护好身边的人。

希望新的一年可以好一些。


寻找迷茫中的曙光 | 2022年终总结
https://skeathytomas.github.io/post/寻找迷茫中的曙光-2022年终总结/
作者
Skeathy
发布于
2022年12月31日
许可协议